补觉的4个误区 | 你为何越补越困
研究显示,把午觉时间包括在内,如果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那么患心绞痛、冠心病、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会翻番。
经常缺觉的你,是时候打个盹、补补觉了。
你需要补觉吗
每个周末(或长假)睡觉超过平时睡眠时间的20%以上。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皮肤老化、免疫力降低等问题接踵而来。连续两周每天的睡眠不足6小时(这给身体带来的影响相当于熬两个通宵)。
以上3项,如果你占了其中之一,你就该考虑补觉了。
别小瞧了“补觉”,对于短期内的睡眠缺失,它很有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睡眠与时间生物学系组织了一项睡眠剥夺实验,负责人戴维·丁格斯实验后提到:“经过某一段周期性睡眠缺失后,早晨多睡上一两个小时的确有效果。最起码,补觉能削弱周期性睡眠缺失带给大脑的负面影响”。
适当补觉,可以视为对人体的一种“补偿”,有助于恢复充沛的精力,但如果不注意技巧乱补觉,比如补觉时间过长,反而会引起腰酸背痛、全身乏力。
误区1:周末恶补
工作日缺觉,就在周末大睡特睡试图“补觉”,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周末补过觉的人常会发现,起床后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不见减轻,反而更加严重。睡眠时间经常发生变化会使得自身的生物钟无法适应,导致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
提醒:
每次补觉不要超过平时睡眠时间2小时
如果缺觉,想通过多睡一天来“补齐”是不可能的。
由于人体的生理特点,缺觉后起码需要两个夜晚才能补回来,第一夜只能补回慢波睡眠,醒来后感觉睡了很长时间,但仍浑身疲乏;第二夜才能补回快波睡眠,完成补觉的一个周期。
误区2:下午四点后小睡
如果你在下午4点过后,或傍晚看电视时小睡补觉,即使是几个简单的鸡啄米式的打盹,都会毁掉即将而来的正式睡眠。这会打搅你的睡眠节奏,让你越来越累。
提醒:
小睡时间,4点之前&30分钟以内
如果你白天困到不得不小睡一会儿,那么你就要确定今天只小睡一次,并且控制在下午四点之前,最好的选择就是20分钟左右的午休。
误区3:昨晚做梦很累
晚上做了梦, 早上起床仍然感觉很真实。
很多人会因此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真正入睡,会出现臆想出来的疲劳感,影响工作效率,但其实这种疲惫是你的心态引起的。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 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有1 /3 的时间都在做梦。
提醒:
做不做梦与你的睡眠质量无关
睡眠是由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周期组成的,每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左右,一般人一晚上会经历3至5个这样的睡眠周期。
如果早上在快波睡眠阶段醒来,就会感觉自己刚刚做了梦;如果是在慢波睡眠阶段醒来,你就会以为自己没做梦。
误区4:睡个回笼觉
比如周末早上睡醒后,看会儿电视,吃点东西再上床睡回笼觉;或者因为出差或其他原因造成头一晚睡眠不足,第二天白天急着补觉;也有的人在晨练后再睡个回笼觉;更有上班族在乘车时补觉……
提醒:
睡回笼觉不如睡午觉
早上睡回笼觉不如睡中午觉。如果是头一晚睡眠不足,补觉方法是:第二天按时起床, 坚持到晚上,早些上床睡觉,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消除疲劳。而晨练后不适宜睡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