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任一时刻对自身精力饱满程度的感觉取决于两个生理过程的互动,即 “睡眠压力”,据推测是由清醒期大脑内累积的促睡眠物质以及保持身体运作与太阳同步的内在生物钟所产生。
生物钟的指针可以被光线向前或向后拨动。
我们对蓝光(波长较短)尤为敏感,午间强烈日照和我们的鲜亮电脑屏幕都是蓝光的功劳。
但它也能扰乱我们的生理活动周期——尤其是在需要黑暗来诱导我们进入梦乡的夜间。
(图一)
视网膜有些神经节细胞上带有对蓝光敏感的受体,是大脑中生物钟日-夜设置的根据。
它们还从杆细胞和锥细胞收集较为微弱的光线信息。
天光设置我们的内在时钟,而人造光会扰乱它——光线越偏于蓝色、亮度越高,越容易抑制褪黑激素的释放,使我们的睡眠周期变动
(图二)
尤其是当我们在夜间受到电子屏幕光线近距离照射的时候。